杨凡在尼布楚的集市开业了,只开三天,因为他要回去了。
黑龙江流域的纬度很高,气候寒冷。这个时候小的河流都已经冰封了,只有黑龙江的主要主要支流和干流还能走船。但是这几天,石勒喀河已经出现了浮冰了。杨凡最多还能呆三天。
本来他打算和各部头人见一下的。看来只能明年春天再说了。那时候,西域已经开打。他恐怕是没有时间来的。只能派人来了。
漠西蒙古和哈萨克不是容易解决的,而且那里土地广阔,搞不好要三四年的时间才能搞定。杨凡既然决定对西北用兵,就会把西域的问题彻底解决。他不打到察里津是不会罢手的。
杨凡一旦在察里津筑城,重兵把守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只有几十公里的地峡,毛子就的发疯。他们再也没有精力去西伯利亚了。而且通道也被堵死了。除非穿越乌拉尔山地。
消息散开后,几千人来到这里和杨凡做交易。河里停泊着五条白色的帆船。岸上是帐篷营地。在一块空地上,清扫了积雪,铺着毡子。杨凡带来的各种商品摆放在上上面。
杨凡的商品很多,金属制品和粮食、纺织品是主要的种类。而这些正是他们最缺的。杨凡只收皮张和沙金。
市场里挤满了人,杨凡知道这里面一定有很多的头人混在里面,来观察虚实。杨凡也装作不知道。这一次他也不打算和他们直接接触,因为时机还不成熟。毕竟要让他们充分的观察和了解。
大米一袋子一袋子的从船上搬下来,这里一张貂皮才换一斤米。三张银鼠皮才换一斤米。水獭的皮可以换十二两米。
杨凡带着家丁走在市场里,看着人头汹涌的市场,心里非常高兴。他就知道,这里的人盼望商人的到来。
远处传来了吵闹声。杨凡没想到有人敢在这里闹事。带着家丁走了过去。在集市的最东头,二十几个穿着鹿皮的人,情绪激动的拉着一个军官,再说着什么。
似乎在哀求什么,杨凡不懂他们的语言。直到翻译来了之后,才知道这些人是索伦人。
索伦人最开始指的是明末清初时期,居住在东西伯利亚与外兴安岭一带,黑龙江中上游地带森林与草原之中的土著居民。
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生女真”,达斡尔、鄂伦春和鄂温克族等部落都是当时索伦人的一员,只不过后来索伦一词渐渐成了鄂温克族的专称。
索伦一词最开始意为“居住在上游的人”。这個上游值得就是黑龙江上游,他们的聚居地是黑河以上江段,包括大兴安岭北部山地。
杨凡的眼睛眯了起来,使鹿鄂温克人。
“怎么回事,为什么吵闹。”杨凡问道。
军官们马上就从推搡中,退了出来,向杨凡报告道:“这些索伦人不讲规矩,他们打算用十分之一的沙金换取粮食。我们不同意,他们就非常的激动,拉着我们不知道说什么。”
杨凡的出现,让这些索伦人也意识到来了大人物。也纷纷的后退聚集在一起,警惕的看着杨凡一行人。
杨凡看看翻译。翻译解释道:“他们说,鹿走了,到现在没有回来。他们过不去这个冬天了,老人、女人、孩子都会死去。他们只有这些,希望能给他们足够吊命,度过冬天的粮食。他们愿意之后报答我们的恩情。”
军官说道:“老爷,如果我们给他们开了先例,所有人都要求同等条件,我们怎么办,这个口子不能开。他们冻死饿死又不是我们造成的,和我们没有关系。不是他们过不了冬,我们就得提供帮助。”
杨凡问了他们部落的位置,杨凡很快就确定了他们就是使鹿鄂温克人。杨凡心里有些五味杂陈。这些人在今后的岁月里,为了华夏的开疆拓土几乎流干了血。
他们在三四百年里,总人口从来没有超过十万人。
索伦人是清廷的杀手锏和大军前锋,其参与了清朝大大小小的许多场战争。
比如百年清准战争,索伦人从爆发开始,一直打到整个新疆归属清朝。准噶尔人就是被索伦兵剿灭的。
清缅战争中,缅军最怕的彩甲骑兵就是索伦兵。缅甸人他们说满人堪战,强于汉兵,其实指的就是索伦兵。乾隆朝满人早已腐朽的成了废物了。缅甸兵装备了英国提供的褐贝斯燧发枪,结果都没有打过索伦兵的重箭。几乎露头必被射死。
中俄雅克萨之战击败哥萨克。乾隆朝远征廓尔喀(尼泊尔)之战,迫使尼泊尔臣服。还有平定大小金川叛乱、白莲叛乱等等,经常是跨越数千甚至万里,到万里之遥作战。
他们另一个功劳就是平定雪区,把青臧纳入清朝。
其实明朝实际控制的地域只有长城以南的十八省。总面积和印度差不多,三百多万平方公里。西域从大唐天宝年间就丢了。明朝一直没收回来。到明末都九百年了。雪区元朝有效统治过,再度重新控制是清朝了。
清朝华夏是回区(新疆)、雪区(青臧)、汉区(长城以南十八省)、蒙区(内外蒙古)、满区(东北和外东北、库页岛等)共同组成的一个多民族国家。
从严寒的西伯利亚和东北的白山黑水,到高原缺氧的喜马拉雅山脉,从西域的广阔荒原,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。高山、高原、荒漠、雨林都曾有过他们浴血奋战的身影。
他们前仆后继,为了华夏开疆拓土。血不流干,战斗不止。
索伦人前后被清政府征发了七十余次,足迹遍布了整个中国,甚至连台湾岛上都有索伦部猛将的身影。
清朝常常在最关键的时候,把他们作为决定性力量投入战争,从而改变战争结局,为皇帝赢得最后的胜利,他们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。
而满人对他们非常不好。